文化塑院

十三五期间,学校实施“文化塑院”计划,推进楼宇文化建设和以院徽院训凝练为抓手的学院文化建设,截止2019年底,共有11个单位完成院(馆)徽设计,7个单位凝练出院(馆)训。现将各单位院(馆)徽院(馆)训设计思路陈列如下。

图1 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馆徽(2014年至今)

图书馆馆徽确定于2014年,馆徽以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新馆外形为标志,下方附以两本抽象化展开的图书,一高一低,罗列而行,以海鸥飞翔的造型,象征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;毛笔笔触的形式,在提、按之间艺术化传递着数字图书馆的变化,展示了图书馆的文化性与思想的多样性。(见图1)

图书馆馆训——以人为本,以本为道,建本励学,知本敦行:图书馆服务和管理的宗旨要以人为本,读者第一,处处为读者着想,使读者满意;图书馆主要依托文献资源实现服务,要以本为道,知识第一,做好文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,以此实现一流的管理与一流的服务;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意义是满足读者读书、学习的要求,要建本励学,育人第一,这是做人的根本,是高校图书馆的价值追求;读书学习是知行合一的过程,目的是追求真理,实现人生价值,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,要知本敦行,成人第一,促进知识进步和人的健康成长。同时,本有书本,建本有建筑大学之本,知本有现代知识社会知识为本的含义。

图2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徽(1986年至今)

建筑学院院徽于1986年由时任建筑系主任姜中光老师指导、青年教师王昀作为主设计人创作形成。此徽形态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正方形,上部为建筑中爱奥尼柱头纹饰,象征西方建筑文化;中部为中国传统建筑屋顶、翼角形象,象征中国建筑文化;下部是对砖石建筑墙体“一丁一顺”砌筑方式的概括,象征坚实的办学基础和悠久的传统。系徽形态要素方圆结合、图底互映,反映出学校注重中西建筑文化融合、贯通,在不断夯实专业基础能力的同时,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。此徽采用建筑标准色,色调青绿,隐喻出走向绿色建筑与环境的发展目标和趋势,且一直沿用至今。(见图2)

建筑学院院训——“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埴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”:文字取自老子《道德经》,意指有无相生,有即四壁围墙,加窗牖,做门户,营造意匠空间;无即坚毅笃行,治严学,为实业,规划设计蓝图。有无相承,有即巍峨学府,拥志士,集精工,饱藏卌年风雨;无即莘莘学子,怀诚勇,砺风骨,共筑广厦万间。建筑承载文化,建院学子当应渐入有无之境,相辅相成,不负实事求是,精益求精之训,脚踏实地,共写辉煌。

图3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(2014年至今)

图4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(2010年至今)

环能学院院徽:在整体造型方面采用典型的外圈内形的形式。中部图形为一个由国际通用的“可循环符号”演变而来的三角形,三角形既能代表稳固与坚实,又是工程结构的代表性符号。另一方面,三角形还使整个图形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,代表人类,环境和能源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。同时此图形采用了正负形相结合的形式,负形还可以看到一个大字的英文字母“E”,取自英文翻译的“environment’(环境)和”energy”(能源),首先从第一视觉上体现学院的名称与属性,在图形的中心还包含着太阳的简约形,昭示着无尽的能量。院徽契合了环能楼宇整体造型的外在表达,环能学院南侧的教学楼及两侧的实验楼就像张开的臂膀,将具有明确的地域特征服务于全校的小报告厅围合其中,形成了独特的“E”型格局。(见图4)

图5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(2017年至今)

电信学院院徽:整体部分由蓝白相间颜色构成,由学院四个专业的标志性符号组成,最外围圆形标志是由程序代码0、1组成,凹凸有致,代表计算机专业,寓意学院师生团结一心,凝心聚力,中心部分是电脑芯片图案,双E相对形似一个“电”字和建筑物的模型,代表着电气工程、自动化、建筑电气三个专业,白、绿颜色象征着人工智能和绿色节能,同时在下方处有“北京建筑大学”英文及缩写(BUCEA),共同组成“电”字,代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。(见图5)

电信学院院训——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

图6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院徽(2006年至今)

图7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(2019年至今)

测绘学院院徽:以英文首字母G、U构成地球经纬线体现测绘学科的特点。图形上半部的图形一图多义,形似博士帽、大楼、箭头、传统建筑的特征。博士帽寓意学院卓越的教学科研水平;大楼体现城市建筑,与箭头结合寓意精准城市导航定位;传统建筑体现数字文化遗产学科方向。同时,向上的箭头形象寓意学院积极向上、追求卓越、稳步发展的态势。标志总体简洁大方,平稳庄重。具有学院特色的专属性,既涵盖了学科方向,又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,同时又展望出学院的美好愿景,具有一定亲和力。(见图7)

图8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院徽(2015年12月至今)

机电学院院徽:主体由建筑塔吊、轨道交通车辆、齿轮等元素组成,表明学院的主要专业以建筑机械为代表的机械专业和以汽车、地铁车辆为代表的车辆工程专业;中间蓝色图案犹如一辆城轨从远及近驶来,象征着学院悠久的历史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;下方蓝色齿轮表示学院以机械为基础;上方红色弧形象征着学院美好的未来;横看中间三个形状组成一个“M”(Mechanics机械),竖看中间图形又组成“IE”(Industrial Engineering 工业工程);外圈内是学院中英文名称;院徽用机械蓝图的蓝色为主色(学院主色),既象征专业特色,又寓意师生志存高远;辅助红色代表着学院师生充满激情和活力。(见图8)

机电学院院训——“积聚砥行,彻鉴致远”:通过“积聚砥行,彻鉴致远”两个词语来提炼和概括学院的办学内涵与文化精神,其内容涵盖了学院追求的精神境界及价值追求。机电学院前身是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机电系,1977 年全国恢复高考后首次招收建筑机械专业本科生,“积聚”意指厚积的技术沉淀使学院拥有勃发的潜力;“砥”指细的磨刀石,意寓机械精密加工的工具,“砥行”意指磨砺品行,修养道德;“彻鉴”有明鉴、洞察之含,意指有敏锐洞察发展方向的能力;“致远”一是意指志在千里,实现远大的目标;二是意指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海战中,“致远号”巡洋舰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,由管带(舰长)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舰队的主力舰吉野号,欲与敌同归于尽,不幸被敌击中爆炸沉没,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,以此警示机电师生,国弱就要挨打,院弱就要被欺。同时“积”与“彻”又是“机”和“车”的谐音。

图9 文法学院院徽(2011年至今)

文法学院院徽:圆的图形是太阳和月亮这两个自然形体的组合,三个起舞的小人喻义为:文法学院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大舞台,每一位老师或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施展才华,尽显其能。选用带有渐变色的暖红色,温暖而具有吸引力,同时也是对文法学院“人文色彩”的诠释。(见图9)

文法学院院训——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;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

图10 理学院院徽(2016年至今)

理学院院徽:整体呈现“理”字,代表了理学院。整体形状大致为一间房子的形状,房子上有一扇天窗,暗示理学宛若一扇窗,在黑暗中照进一束光,给人指引方向。理字下部分呈现”school of science”中英文字母”S”型。(见图10)

理学院院训——“明德至理,笃实求新” :“明德”二字取自《大学》,《大学》第一章中指出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”,意为“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”,因此每位理院人都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美好的品德,在学术之前应先学会做人;“至理”取自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”,大致意思是:应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。这不仅是生活的道理,更是每位理院人在研究理学方面的学术时应该参考的。“笃实”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,他强调: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,是最持久、最深层的力量。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,从自己做起,勤学、修德、明辨、笃实,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,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,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。而笃实,就是要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。中国梦需要青年接力奋斗才能变为现实。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,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艰苦创业精神。“道不可坐论,德不能空谈。”必须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练自己的机遇,把小事当作大事干,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;必须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,于实处用力,方能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重托的业绩。而“求新”顾名思义,我们不能在一成不变中生活,应提出自己的见解。

图11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徽(2015年10月至今)

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徽:以建大紫为设计基色,标志为正圆形,圆内上部为北京建筑大学中文名称与英文名称,中间为马克思头像,下部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中文名称与英文名称。(见图11)

马克思主义学院院训——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,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