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(第七届)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分论坛——专题论坛五:“未来城市设计的伦理与美学学术研讨会”成功举办

2023年11月26日,2023(第七届)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——专题论坛五:“未来城市设计的伦理与美学学术研讨会”在北京紫玉饭店成功举办。线下有60余名校内外相关领域领导、专家与学者参会。研讨会全程在腾讯会议上同步直播。

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建筑大学、中国建筑文化中心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,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承办。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杨建伟参会并致辞。

研讨会重点围绕未来城市设计、城市设计中伦理与美学的关系、传统美学思想与城市设计的结合、建筑遗产保护与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。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、中山大学教授程相占,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、教授刘士林,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杨滔,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、教授徐鸣,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/人文学院院长、教授秦红岭5位专家发表主题报告。

与会者还有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院长、教授张景秋,以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、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、北京印刷学院、ZONE OF UTOPIA法国理想建筑设计事务所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、河北建筑工程学院、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、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位行业内的知名专家、青年学者。

中山大学、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程相占做《生态美学对于城市规划的贡献》专题报告,指出为了避免“全球环境恶化”,我们必须从生态和美学的角度来思考、规划和设计城市景观。生态美学对于城市规划的贡献在于,打破并超越传统形式城市美学的审美偏见,重视城市的“场所感”和“多样性”,尤其重视“城市中的自然”,在“城市生态学”这个整体框架中综合平衡城市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,使城市景观的感性元素与其生态功能相协调、相统一。为了建构成熟的“生态城市美学”,我们至少需要进行两种类型的研究:1、个案例研究,论证生态美学与城市规划的相关性;2、建构一种范式,阐释人们如何从生态角度欣赏城市体验。除了呈现城市环境的生态和审美价值外,该范式还使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说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。这一范式既扩展了现有的生态学研究,将人类的审美偏好纳入系统分析,也扩展了生态学知识内化的美学研究。生态城市美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城市的人民性、生态性和审美性的高度融合与有机统一。

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士林做《诗性文化与艺术创意》专题报告,指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以诗性智慧为深层结构的文化形态。西方文化的精髓在哲学中,如古希腊哲学、中世纪哲学、古典哲学、现代哲学、后现代哲学,中国文化的智慧则在文学中,如诗经、楚辞、汉魏乐府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明清小说等。如果把理性机能高度发达的西方生命主体称为“思想的芦苇”,那么也可把审美机能充分生成的中华民族称为“情感的芦苇”。中华民族诗性生命机能,不仅是最符合马克思说的“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”的实践主体,也是最适合从事艺术创意和审美实践的。主体的内在的形式感与外在的创造形式的能力,是美学的核心,也是中国诗性文化最深邃的秘密。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适应的艺术理论、创意话语、设计美学,需要回到中国诗性文化及其特有的诗性智慧和诗性精神中来。

清华大学副教授、《城市设计》副主编杨滔做《生成式的数字化城市设计探索》专题报告,指出随着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成熟,文字语言、图像、音频、视频等都将被机器融通起来,交通、市政、业态、管理等跨领域的知识联动整合也将逐步成熟,城市形态的生成将会更为理性同时也更为感性,未来城市设计的多元化与张力感将会更为突出,其学术理论与行业实践将会发生巨大变迁。人们除了将会继续沉浸于真实的城市场景,还将深度体验虚拟的城市场景,也将通过虚拟的城市行为去操作(或生成)真实的城市生活与生产。视听触觉、言语、绘图、表演等将会在虚实城市之间贯通并重构,数字空间之中的重力感消失、时空距离扭曲、实体破坏感钝化、虚幻场景创造能力增强等,这将会带来未来城市的设计美学与伦理的再思考。由此,“物质真实性”将会成为“生成式设计品质”的核心评判标准之一。

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秦红岭做《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伦理内核》专题报告,指出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与政治文化的产物,显著的表现是都城设计的诸多方面,受礼制之制约与影响,都城布局和空间形态往往成为传统礼制等级制度的载体,并在天人之和的宇宙象征主义设计手法推动下,体现了独特的政治功能和伦理价值。与此同时,尊卑有序的礼制传统和象天法地的宇宙象征主义之外,兼具“厚民生”“利民用”考虑的城市设计伦理理念,并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优良传统。中国传统城市设计伦理思想的演变历程,总体上是一个礼制等级秩序与惠民实用要求之间相互渗透、不断平衡的过程。探讨中国传统城市设计及营城理念内蕴的伦理内核,可以为现代城市设计带来有价值的启迪。

中南大学徐鸣教授做《非遗保护传承与文化创意设计中的伦理反思》专题报告,指出非遗的文化传承不应是原封不动的固态保存,只有被公众所认识、欣赏、消费,重建中国式、民族式的美学意境,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。非遗文化保护实践的特殊性,要求设计必须尊重和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,即我们在设计之前不得不思考“我们在设计什么,为什么这样设计,以及我们的设计干预最终的后果可能会是什么”的问题。设计介入非遗保护实践的第一要务是为了确保文化得以传承,而后才是考虑如何适应资本逻辑、他者审美等其他的现代性诉求。“以古人之规矩,开自己之生面”,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的逻辑起点,探寻民族地区非遗的创新发展呈现之力度和宽度,使之“冷门不冷,绝学不绝”。推动非遗传承与创新研究有机融合,开发地域非遗文化资源,通过创新性的活态传承方式为反哺当地经济提供更多的现实可能。

会议进行新锐学者交流发言,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易学尧,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杨晓,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、副教授张溢木,北京工商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师李妍分别就“未来城市设计的伦理图式”“地域文化在城市社区公共艺术营造中的表征形式探究——以2023年北京城乡社区改造设计为例”“用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 激发中国叙事体系新活力”“城市空间色彩规划的伦理向度”等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,提出各自的见解。

最后,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院长、教授张景秋做会议总结。

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研讨未来城市设计的伦理与美学,支撑建设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,推动文化遗产领域的科技创新,支撑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,服务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,助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。